1、虚假广告问题:公司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却隐瞒了材料型号的真实信息,未能向客户准确披露。在后续沟通中,我们发现所使用的材料质量极差。服务提供过程中,公司采取了欺诈手段,未提前告知材料的真实情况,导致我做出了违背真实意愿的判断和行为。
2、合同签订问题:在未提供完整的装修设计图纸并得到我方确认之前,公司诱导我签订了装修施工合同。在未对前置材料如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预算报价单进行充分审核和确认的情况下,诱使我方签订合同。
3、合同条款不公:合同中的付款比例严重失衡,要求在签订当天即支付65%的款项,并要求增项部分全部付清。在没有明确的开工时间的情况下,这样的合同难以被视为有效的装修施工合同。此外,套餐内容存在隐瞒,例如未明确说明角阀和地漏的数量,而在后续沟通中突然提出数量限制并要求额外付费,且所用材料质量低劣,如需升级则需加收费用。
4、恶意增项问题:公司存在恶意增项和随意重复收费的行为,对具体面积的计算也显得随意。
5、虚假宣传问题:公司在抖音直播间宣传中声称提供的设计师为具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设计总监,但实际上分配给我的设计师专业水平极差,存在明显漏洞,公司纵容设计师以虚假头衔误导消费者。
6、消费者权益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有权了解购买或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采取欺诈手段,使消费者难以获取真实信息,导致消费者做出违背真实意愿的行为,应认定为存在欺诈行为。
7、公司名称与协议不符问题:公司在宣传资料中提到的名称与实际签订协议的公司名称不一致。宣传中提到的公司名为“极友家居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而实际签订合同的公司为“上海极盈家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客服解释称两者为同一公司,但管理范围不同。对于该公司是否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施工许可证等证件,公司未提前进行告知,存在疑问。
欢迎来到上海装潢网